构建特色实践育人体系 提升应用人才培养质量
宜宾学院召开“双循环”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专题研讨会
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来校视察重要指示精神,推动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,提升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,7月6日上午,宜宾学院在硕勋楼A101召开宜宾学院“校内校外双循环”实践教学体系专题研讨会。党委常委、副院长罗娅君出席会议并讲话。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(负责工作)朱文优主持。
罗娅君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“校内校外双循环”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三个层次和四个原则,三个层次是学校层次、二级学部(院)层次、各个专业层次。四个原则:一是目标性原则,以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,坚持以产出为导向,构建“校内校外双循环”实践教学体系;二是科学性原则,理清实践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的差别,实践教学体系是包括课程实验、实习、实训、见习、毕业论文、技能竞赛、科技创新、社会实践全过程,要思考如何在环节上体现科学性;三是系统性原则,通过校内、校外协同,要贯通校内实验、第二课堂、校外实习、见习、研习所有实践教学环节;四是特色性原则,打造每个专业的鲜明脸谱。
教务处实践育人管理科科长李彦以《宜宾学院“校内校外双循环”实践教学体系研究》为题,介绍了《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》等政策规定,阐述了构建“校内校外双循环”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,从健全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责任体系、构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体系、创建校企合作育人体系、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、建立实践教学经费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对“校内校外双循环”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。
国际应用技术学部副部长(负责工作)徐洲以《产教融合背景下“双循环”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》为题,阐述了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,分享了“双循环”实践教学体系构建、实施案例等相关工作。
教育学部部长何会宁以《教育学部“1245”“理实一体”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》为题作经验交流,指出基于精准调研学生发展和社会行业用人的两大需求,协同高校、地方及行业,构建了协同共育、协同共建、协同共研、协同共享等四协同机制,通过信息支持、服务支持、智力支持、实训支持和应用支持等五项实践教学举措精准施策,实现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。
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部副部长曾安平从校企合作背景、多元融合人才培养体系、合作成果与成效、下一步规划等方面对《“多元融合”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软件工程应用人才》作了诠释。
最后,朱文优对各二级学部(院)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加强学习研讨,要求与会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本次研讨会的内涵,及时组织召开学部(院)、专业内部研讨交流,提高认识,形成共识;二是积极实践探索,在学校总体框架下,积极构建适合各自学部(院)、专业的校内校外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,做到“学校-学部(院)-专业”一体化;三是重视成果总结,要及时总结凝练阶段性成果,做到有目标、有理念、有框架、有内容、有举措、有成效,随时接受检查。
二级学部(院)部(院)长、专业负责人、教师代表,教务处科级以上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会。